第361章 儒家集结 (第1/2页)
等敌军踏上冰面后,北唐强者出其不意,动手迅速破冰,敌军人马就会失足落水,损失惨重。这样远比半渡而击,粉碎敌军的船只更直接,也更有效。
夏侯淳不是没想过这层,苦笑道:“您说的是,这样的确能瓦解对手的渡江计策,然而实际操作起来,却很困难,毕竟,需要大量的武修参战。”
如果他麾下高手如云,自然用不着犯难,问题是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就凭军中少数散修,道行薄弱,根本上不了台面,无法跟终日苦修的道门强者匹敌。
任真若有所思,“听你这么说,应该是佛道两家下山了。”
春秋诸子百家,并非都在北唐境内,佛家和道家扎根江南,被奉为南晋的道统领袖,正因为他们出山相助,陈氏才横扫南方四国,奠定皇朝霸业。
尤其是道家,跟皇族陈氏渊源极深。据说旧时曾有一代皇帝,看破俗世纷扰,毅然抛弃江山,进龙虎山清修求道。即便在今世,道祖长生真人也是皇室后裔,俗姓陈,名长生。
所以,道家鼎力支持皇室,帮助南晋北伐,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夏侯淳点头说道:“半月前,长生真人就已携座下众弟子现身,协助白袍军,如虎添翼。若非如此,我也不会败退得如此快,辜负了陛下的厚望。”
道祖亲自驾临,率领道家一齐登场,光听这声势,就很浩大。顶级强者冲锋陷阵,普通士兵哪有招架之力,兵败如山倒,输得也不冤枉。
一直沉默的董仲舒皱眉,欠了欠身,问道:“道家的人来了,佛家呢?”
北有儒剑,南有佛道,双方实力大致均衡。如果只有道家上阵,不远万里来战,那么,儒家集结七十二书院强者,应该能正面抗衡,不会落太大下风。
棘手的是,南晋还有偌大一座佛门,北唐的剑道,却在内部的权力倾轧中没落,远遁山林,现在又指望他们重振雄风,恐怕不现实。
夏侯淳答道:“截至目前为止,我们还没发现僧侣的影子。据我推测,可能是他们分头行动,佛家前去支援另外两路了。”
董仲舒闻言,松了口气。
任真依然绷着脸,陷入沉思。
他自小生在金陵,深知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雄厚底蕴,而且跟佛家有很深渊源。
佛家有两大巅峰强者,一位是玄悲小和尚,由大德高僧轮回转世,两人自幼结交。另一位是灵台山的方寸大师,跟任真有不为人知的忘年交情,为了救活剑圣,他甚至不惜耗费修为,挫伤不轻。
如果他们出现在战场,跟北唐为敌,任真将会陷于左右为难的境地。还好,眼前他们不在陈庆之那里。
然而,任真心里有股不妙的预感,隐隐觉得,两位故友领袖的佛家,似乎出了变故,不然不会杳无音讯,没有在战场上看见佛门中人。
他正揣测着,这时董仲舒说道: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既然道家出山,我儒家便不能作壁上观,理应入世救国。事不宜迟,我这就书写手谕,号令七十二书院前来!”
夏侯淳大喜,朝董仲舒恭敬行礼,奉承道:“刚才见您降临,我就知道,庐江城有救了。儒家群雄齐聚,在此跟道家斗法,何愁无法挫败陈白袍!”
董仲舒起身,洒然一笑,说道:“军营里的事,你们继续商议吧。小蔡,你命人收拾好房间,用不了几天,就能见到你的师兄们了!”
说罢,他扬长而去,着手召集儒家徒众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